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愛國衛生運動系列講話和國務院《關于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的意見》等文件精神,深入推進我市鞏固國家衛生城市成果常態化,著力改善我市城鄉人居環境,助力疫情防控工作,按照是領導指示,我公司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。
在公司會議室我公司召開“愛國衛生運動”宣講會,了解愛國衛生運動的起源及發展。在現場在我公司工作轄區內開展海面漂浮物打撈工作。
【愛國衛生運動的起源及發展】
愛國衛生運動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心、倡導和推動下發展起來的群眾性衛生運動。1952年,抗美援朝戰爭時期,為防御細菌戰,在全國范圍內深入開展了群眾性衛生防疫運動,人民群眾將之稱為“愛國衛生運動”。黨中央肯定了這個名稱,并將愛國衛生運動列為我國人民衛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當時的國家領導人毛澤東、周恩來等的倡導下,我國成立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,第一屆主任由周恩來總理兼任,隨后各級政府也相應成立了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。委員會組織發動群眾,開展大掃除,清除垃圾,搜集敵人空投的可疑毒物并銷毀空投昆蟲與物品,開展大規模的消殺工作,注射疫苗,成功粉碎了敵人的細菌戰爭,同時也改造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落后的衛生環境。
愛國衛生運動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工作方式,被世界衛生組織譽為“中國的國寶”。新中國成立以來,在黨中央、國務院和地方各級黨委、政府的領導下,在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參與下,愛國衛生工作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時期發揮了巨大作用。逐步形成了以“政府組織,屬地管理,分級負責,部門協調,全民參與,科學治理,社會監督,分類指導”的工作方針,通過宣傳普及衛生常識,開展創建衛生城鎮和改水改廁,除害防病,改善城鄉環境衛生狀況等,對保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、促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。
愛國衛生運動,是關系到社會基層社區方方面面廣大群眾的大事。講究衛生,除害防病,需要社會各行各業,全體百姓,人人關心,在加強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大衛生觀念的指導下,堅持統一領導,統籌協調,自上而下,加強管理,促進并加快愛國衛生運動向更高、更深層次發展。衛生工作與群眾相結合,政府領導,群眾參與,走群眾路線,是我國衛生工作的優良傳統。要以創建衛生城鎮村為抓手,積極實施農村改水改廁,加強環境綜合整治,除害防病,廣泛開展健康教育,強化群眾自我保健意識,培養良好衛生習慣和公共衛生道德,形成人人講衛生、個個愛清潔的社會風尚。
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,愛國衛生工作面臨一些新情況、新問題。一是健康影響因素日益復雜。我國地區、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,一些地方衛生基礎設施不健全、環境衛生臟亂差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。同時,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,環境污染日益嚴重,食品、飲水安全問題時有發生,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,影響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。二是城市衛生管理面臨嚴峻挑戰。隨著城鎮化快速發展,大中城市人口過快增加、交通堵塞、公共服務不足、居民精神壓力大等威脅健康的“城市病”逐漸凸顯,城市衛生綜合管理和服務能力難以適應發展需要,寓健康于所有公共政策的社會大衛生工作格局尚未形成。三是群眾健康素養有待提升。隨著生活水平顯著提升,人民群眾對身心健康有了更高期待,但權威、科學、準確的健康知識獲取途徑尚不通暢,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強,吸煙、過量飲酒、缺乏運動、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較為普遍。四是愛國衛生工作方式亟需改進。隨著社會結構變動和利益格局調整,人們的價值觀念、行為方式發生巨大變化,給傳統愛國衛生工作方式帶來很大挑戰。與新時期的要求相比,愛國衛生工作還存在法制化水平不高、協調功能不充分、群眾工作方法有待創新、基層能力弱化等薄弱環節。
繼承和發揚愛國衛生運動優良傳統,做好新時期的愛國衛生工作,是堅持以人為本、解決當前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突出問題的有效途徑,是改善環境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,是建設健康中國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。







Copyright ? 2015-2016 大連舜豐船務有限公司. All Rights Reserved. 遼ICP備19020516號-1 設計維護:仟億科技